竞赛 > CCSP > 竞赛动态
中山大学陈景泰荣获冠军,清华大学获高校团体第一 | CCSP2025
2025-10-28 阅读量:293 小字

2025 CCF CCSP竞赛于10月22-23日在黑龙江哈尔滨举办,其中10月22日全天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办现场赛,10月23日下午举办颁奖典礼。

今年共有来自63所高校的371名参赛选手从全国各地奔赴现场参赛,组委会专为CSP≥400分的优秀参赛选手制作了CSP高分墙于赛场展示。本次CCSP竞赛的参赛条件为比赛前7次CSP认证达到200分,参赛选手均是从5万CSP考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CSP的基础上,CCF于2016年创立了面向大学生的年度竞赛CCSP,至今已成功举办10次,参加CCSP竞赛的选手均为CSP成绩优秀者,CCSP更注重考查计算机系统能力,选拔的是顶尖人才。

1-高分墙


CSP高分墙

10月22日上午9时比赛准时开始,参赛选手开启长达12小时的激烈角逐。比赛开启后竞赛榜单实时更新,比赛结束前2小时,榜单封榜停止更新。当晚9点比赛结束,次日凌晨最终榜单出炉,决出金银铜奖。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比赛地哈尔滨工程大学现场

中山大学陈景泰同学摘得冠军桂冠,曾多次取得CSP认证满分;清华大学闫陈效同学获得全国第二名,曾在CSP认证中取得满分;哈尔滨工业大学丁文涛同学获得全国第三名,也曾在CSP认证中获得过满分。清华大学荣获本次高校第一名,中山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分别位列高校第二名和第三名。

CCSP竞赛颁奖会于10月23日下午举行,颁奖会由2023年CCF优秀大学生、2024年度CSP代言人、香港城市大学在读博士生高义雄主持。现场为竞赛前15名选手和前10名高校颁发获奖证书,并公布全部获奖名单。

5-颁奖


CCF会士、CCF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开场致辞,并为竞赛前15名学生颁发获奖证书。CCF秘书长唐卫清为高校团体前十名颁发获奖证书。CCF副秘书长、CCF业务总部&学术交流中心总经理束庆山分别为承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CCSP2025技术团队、银牌合作单位蚂蚁集团分别颁发了感谢牌,感谢他们的大力支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次竞赛冠军中山大学陈景泰同学和高校第一名清华大学带队老师张艺缤也分别发表了获奖感言。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上海交通大学董明凯老师从比赛得分、技术支持、组织等方面介绍了本次竞赛的概况。技术团队代表对本次赛题做了详细分析。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现场还投票选出了2026年度CSP代言人4名,作为明年CSP宣传大使。

图片

竞赛获奖名单


2025 CCF CCSP高校前十名


名次

学校

1

清华大学

2

中山大学

3

华中科技大学

4

西安交通大学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6

北京邮电大学

7

吉林大学

8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9

武汉大学

10

中国人民大学



2025 CCF CCSP竞赛获奖学生名单


名次

姓名

学校

奖项

1

陈景泰

中山大学

金奖

2

闫陈效

清华大学

金奖

3

丁文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金奖

4

李王城

武汉大学

金奖

5

江易洋

中国人民大学

金奖

6

张彭凯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金奖

7

吴雨航

清华大学

金奖

8

于之航

吉林大学

金奖

9

高胜寒

同济大学

金奖

10

谭怡萱

北京邮电大学

金奖

11

王子石

华中科技大学

金奖

12

陈煜翔

清华大学

金奖

13

牛马思元

西北工业大学

金奖

14

卢泰烨

南京大学

金奖

15

高义雄

香港城市大学

金奖

16

刘欣楠

西安交通大学

金奖

17

石皓文

西安交通大学

金奖

18

程文楷

西北工业大学

金奖

19

方亦晨

西安交通大学

金奖

20

陈鹏旭

吉林大学

金奖

21

黄敬文

清华大学

金奖

22

黄暄骜

华中科技大学

金奖

23

董睿嘉

中山大学

金奖

24

徐梓博

吉林大学

金奖

25

陈静波

南京理工大学

金奖

26

陈礼邦

中国人民大学

金奖

27

张宸睿

中山大学

金奖

28

刘一可

西安交通大学

金奖

29

朱智睿

北京建筑大学

金奖

30

张晋杰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金奖

31

李昊洲

中山大学

金奖

32

周睿韬

中山大学

金奖

33

秦维斌

北京邮电大学

金奖

34

李泽与

大连理工大学

金奖

35

肖淇

中山大学

金奖

36

黄祯

武汉大学

金奖

37

王鹏超

四川大学

金奖

38

万睿朋

华中科技大学

金奖

39

严原一

华中科技大学

银奖

40

郑凯文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银奖

41

林宸

四川大学

银奖

42

苏泓宇

武汉大学

银奖

43

杨家祯

华中科技大学

银奖

44

李堂辉

同济大学

银奖

45

李祉橙

四川大学

银奖

46

王翼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银奖

47

郭沣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银奖

48

王意诚

南京大学

银奖

49

魏辰轩

清华大学

银奖

50

苏岳

山东大学(青岛)

银奖

51

刘铖

华中科技大学

银奖

52

赵乐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银奖

53

吴明禹

中山大学

银奖

54

李昱辰

中南大学

银奖

55

金炜东

哈尔滨工程大学

银奖

56

杜宇丰

哈尔滨工业大学

银奖

57

邓本永

华中科技大学

银奖

58

王君睿

西安交通大学

银奖

59

吴高宇

华中科技大学

银奖

60

禚安垣

上海财经大学

银奖

61

李彧闻

西安交通大学

银奖

62

侯尔为

北京邮电大学

银奖

63

冯子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银奖

64

胡博潇

湖南科技大学

银奖

65

匡显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银奖

66

魏文博

河南大学

银奖

67

刘芮宇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银奖

68

李鑫

华中科技大学

银奖

69

安奕轩

北京邮电大学

银奖

70

董家豪

山东大学

银奖

71

高祖伟

中山大学

银奖

72

王凯俊

华中科技大学

银奖

73

姜宇骋

西安交通大学

银奖

74

黄凯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

银奖

75

司睿洋

北京邮电大学

银奖

76

黄万平

西安交通大学

银奖

77

李天阳

北京邮电大学

银奖

78

燕学烨

山东大学

银奖

79

韩廷叙

同济大学

银奖

80

杜沛键

哈尔滨工业大学

银奖

81

徐昊天

大连理工大学

银奖

82

钟启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银奖

83

马午寅

深圳大学

银奖

84

温家燊

深圳大学

银奖

85

向恩泽

华中科技大学

银奖

86

高雨涵

中南大学

银奖

87

岑若琛

南京大学

银奖

88

朱德良

河南大学

银奖

89

岑健锋

深圳大学

银奖

90

文启智

中南大学

银奖

91

杨昀淇

山东大学(青岛)

银奖

92

林文伟

深圳大学

银奖

93

彭麟翔

山东大学

银奖

94

刘嘉恒

华中科技大学

银奖

95

欧阳承风

吉林大学

银奖

96

尹新祥

西北工业大学

银奖

97

陈卓

吉林大学

银奖

98

詹靖杰

山东大学

银奖

99

邱泽敏

中山大学

银奖

100

黄耘青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银奖

101

侯佳昊

山东大学

银奖

102

孙更欣

山东大学

银奖

103

谢楠

北京邮电大学

银奖

104

武锦旗

吉林大学

银奖

105

王宗凡

吉林大学

银奖

106

杨师玉

山东大学

银奖

107

邱天

吉林大学

银奖

108

张明宇

武汉大学

银奖

109

毛谦韵

大连理工大学

银奖

110

卢海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

银奖

111

安澍

北京邮电大学

银奖

112

徐越昊

东北大学

银奖

113

刘骐华

深圳大学

铜奖

114

叶世昕

山东大学

铜奖

115

童奕涵

中国人民大学

铜奖

116

吕海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铜奖

117

张仁杰

福州大学

铜奖

118

赖宣宇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铜奖

119

陈俊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铜奖

120

李雨城

中国人民大学

铜奖

121

邵嘉豪

西北工业大学

铜奖

122

郎若谷

同济大学

铜奖

123

孙浩翔

中国人民大学

铜奖

124

蔡志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铜奖

125

吴韶峰

中南大学

铜奖

126

姜涛

苏州大学

铜奖

127

梅锦昕

湖北工业大学

铜奖

128

宿子腾

山东大学

铜奖

129

谢景帆

南京理工大学

铜奖

130

赵星宇

吉林大学

铜奖

131

王昰妍

北京邮电大学

铜奖

132

张忆周

湖北工业大学

铜奖

133

黄梨宸

北方工业大学

铜奖

134

高士轩

山东大学

铜奖

135

邵嘉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铜奖

136

朱潇庸

湖南大学

铜奖

137

章传亮

沈阳师范大学

铜奖

138

韩邦泽

西安交通大学

铜奖

139

刘少卿

山东大学

铜奖

140

黄茁恒

吉林大学

铜奖

141

胡辰同

西安交通大学

铜奖

142

黄旭

福州大学

铜奖

143

孙语聪

山东大学

铜奖

144

毛洋洋

山东大学(青岛)

铜奖

145

方林升

福州大学

铜奖

146

刘硕

苏州大学

铜奖

147

杨景诚

湖南大学

铜奖

148

荆昱熹

山东大学

铜奖

149

陈辉煜

湖南大学

铜奖

150

孙崇越

山东大学

铜奖

151

留昊

西安理工大学

铜奖

152

张益晟

中山大学

铜奖

153

孙安江

中国人民大学

铜奖

154

彭锐政

南京理工大学

铜奖

155

叶秉宪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铜奖

156

冯宇杰

南京理工大学

铜奖

157

黄子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铜奖

158

张子良

福州大学

铜奖

159

王腾昊

合肥工业大学

铜奖

160

张华清

清华大学

铜奖

161

吴语乐天

北京邮电大学

铜奖

162

汪锦怡

哈尔滨工程大学

铜奖

163

吴宇锴

北京邮电大学

铜奖

164

李焱冉

哈尔滨工程大学

铜奖

165

饶凯辰

福州大学

铜奖

166

林米乐

北京邮电大学

铜奖

167

王小普

中国人民大学

铜奖

168

邹睿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铜奖

169

林隆浩

南京大学

铜奖

170

杜鹏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铜奖

171

林昱彤

苏州大学

铜奖

172

温祖彤

安徽大学

铜奖

173

赵焕雄

深圳大学

铜奖

174

刘懿臻

南京理工大学

铜奖

175

傅修睿

湖南大学

铜奖

176

夏知齐

四川大学

铜奖

177

孟珺

中国人民大学

铜奖

178

黄家谦

华南师范大学

铜奖

179

蒋渡

哈尔滨工程大学

铜奖

180

陈家瑞

中南大学

铜奖

181

汤琦

中国海洋大学

铜奖

182

李锦辉

河南大学

铜奖

183

尤铭

河南大学

铜奖

184

黄羽翔

武汉大学

铜奖

185

苏雨硕

武汉大学

铜奖

186

林星宇

山东大学

铜奖

187

卢俊宇

山东大学

铜奖

188

邹文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铜奖

189

解哲曦

湖北工业大学

铜奖

190

黎子卿

苏州大学

铜奖

191

黄方哲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铜奖

192

许博涵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铜奖

193

房鸿铭

江苏海洋大学

铜奖

194

王浩然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铜奖

195

龚垚淼

中南大学

铜奖

196

马云霄

北京邮电大学

铜奖

197

李知夏

湖南大学

铜奖

198

付振琨

华中科技大学

铜奖

199

王熠辉

合肥工业大学

铜奖

200

马晨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铜奖

201

陈华昊

华南师范大学

铜奖

202

李小乐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铜奖

203

刘奕安

北京邮电大学

铜奖

204

张讯

山东大学

铜奖

205

苏森阳

华中农业大学

铜奖

206

吴继凯

江南大学

铜奖

207

沈杨卓凡

苏州大学

铜奖

208

吴习哲

大连理工大学

铜奖

209

赵一鹏

大连理工大学

铜奖

210

黄瑞轩

哈尔滨工程大学

铜奖

211

查凯文

深圳大学

铜奖

212

农烨明

山东大学

铜奖

213

周彦泽

西安理工大学

铜奖

214

蔡佩霖

北京邮电大学

铜奖

215

李嘉鼎

华南师范大学

铜奖

216

陈顾漪

苏州大学

铜奖

217

刘一欢

南京理工大学

铜奖

218

洪佳盛

福州大学

铜奖

219

彭震楠

山东大学

铜奖

220

郝韵

西安理工大学

铜奖

221

任衍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铜奖

222

刘博文

湖南大学

铜奖

223

胡弘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铜奖


热门动态
2022-08-18
助力制造业企业及会员单位匹配需求供给、实现资源互补,搭建专业的产需服务平台,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创新发展,首届“CCF智能制造大会” (CIMC 2022),于2022年7月16-17日在CCF业务总部&学术交流中心成功举办。
2022-08-18
7月22-23日,由CCF主办的2022 CCF未来计算机教育峰会(FCES 2022)在苏州CCF CCB(业务总部&学术交流中心)召开,全国近百所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60多位专家学者、政府领导和多家企业代表,以及300多位现场观众齐聚苏州,共话中国计算机教育的未来。
2022-08-18
CCF发展的60年,也是伴随中国计算机事业走过的60年,庆典上的很多专家,都为中国计算机事业奉献了热血青春,当年意气风发,如今虽已满头华发,但初心未改,他们创造了CCF的光辉历史,还将继续带领CCF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CCF聚焦
场地预订
如何抵达
周边酒店
活动预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