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 > CCSP > 备考专区
CSP满分说 | 苏州大学周骁逸:CSP考后感想
2025-03-10 阅读量:21 小字

苏州大学周骁逸在第36次CSP认证考试中获得满分,第37次CSP认证考试将于3月30日举办,报名正在进行中。每年CSP高分考生(200分及以上)均可报名参加CCSP竞赛,CCF不定期邀请CSP高分和CCSP获奖选手分享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图片

非常欢迎更多CSP优秀学子分享自己的宝贵经验,联系:csp@ccf.org.cn



我与CCF的“缘起”


我从初中开始就对计算机编程非常感兴趣,经常喜欢自己去写一些小程序,从初三开始邂逅了NOIP竞赛,从此开始了我的算法竞赛之旅。在经过了一个暑假的训练后,我在初三首次踏上CCF举办的NOIP普及组考场,并成功获得了一等奖,江苏省前20的成绩。后来我凭借算法竞赛成绩成功保送了我心仪的高中,并在那一年里充分吸收了大量算法竞赛的知识与经验,锻炼了我的解题能力与代码能力。在高一时我参加了NOIP提高组的竞赛,并成功获得了一等奖。


出于对算法竞赛的热爱,我从大一一开学就积极加入了我校ACM集训队,并与学长组队踏上了ACM竞赛的赛场,并且在大一的ICPC区域赛上就成功获得两枚金牌。往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不断参加各类程序设计竞赛,当然也包含CCF组织的CSP认证和CCSP竞赛。在大二开学初我首次参加CSP认证,获得了330分,后来参加CCSP竞赛中获得了银奖。后来随着对各类比赛的经验渐渐成熟,我在大三上学期再次参加了CSP认证,并成功获得了满分的成绩。


图片

参加某比赛的现场



CSP赛时经验


其实我并没有对某一场比赛有过针对性的备考,这是由于我常年参加各类算法竞赛,并通过比赛来让我在算法领域固强补弱,个人水平是一个平滑上升的过程,而非主要依靠赛前的备考来获得提升。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一般会习惯于打每一场codeforces来保持手感,并从一些题目中获得灵感与启发。其次就是在参加完每一次比赛后根据题解补一下赛场上没有解决的题目,并且去学一学题目中自己还未掌握的算法。


CSP认证共有五题,前两题一般考察简单算法;第三题会有一个基于计算机某种功能的模拟,会考察读题能力与代码模拟能力;最后两题会考察一些进阶算法,需要较高的算法基础与代码能力。


在第36次认证中,前两题我没有遇到困难,在二十分钟内均一次通过。对于后三题,在不同场次的CSP认证中难度差异可能会很大,所以我用了接下来大概半小时一次性读完剩下的三题,并都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在这次认证中第四题比较简单,通过一个简单的宽度优先遍历算法就能轻松解决,于是我优先快速完成了第四题。第四题完成后,我对第五题已经有了一个分治的基本想法,但感觉实现起来细节比较多,而第三题模拟内存块虽然过程有些复杂但估计代码不会很长,于是优先去完成第三题。第三题完成后时间才过去了两小时不到,所有题目都是一遍通过,因此没有浪费时间去调试。第五题我一开始先用了ST表维护区间最大值然后对最大值左右两边分治求解,但由于题目给的n有千万级别,不出所料获得了80分。然后就来到了最后20分的冲刺,去想一个优于ST表的解决方案。最后我凭借经验,发现使用两次单调栈就能取代ST表,最后在对代码调整后成功在线性时间内解决了最后一题,共使用三个半小时获得了满分。



备考建议


第一,在赛前要准备好一份自己足够熟悉且足够清晰的代码模版带入考场,在比赛中需要使用某算法时能够借助模板快速实现代码,这样有助于节约时间以及提高代码的准确度。即使是在CSP这类没有罚时比赛中,节约写代码的时间以及尽量避免反复调试仍然会对整体的节奏和心态有很大的正面作用。


第二,对于非团队比赛,在拿到保底分数前不要对一个题目死磕,尤其是CSP这类有部分得分的比赛。对于没有把握能在有限时间内通过的题,可以先去完成自己认为一定能完成的保底分,在拿完所有保底分后再去冲击剩下更困难的分数。


第三,对于平时训练的一点建议,每次比赛结束后尽量把所有赛时没有完成的题目学会,不要因为一个题只过了一两个人就轻易放弃它。因为有些很难很奇妙的想法确实会在你解决另一些题目时给到启发。

热门动态
2022-08-18
助力制造业企业及会员单位匹配需求供给、实现资源互补,搭建专业的产需服务平台,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创新发展,首届“CCF智能制造大会” (CIMC 2022),于2022年7月16-17日在CCF业务总部&学术交流中心成功举办。
2022-08-18
7月22-23日,由CCF主办的2022 CCF未来计算机教育峰会(FCES 2022)在苏州CCF CCB(业务总部&学术交流中心)召开,全国近百所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60多位专家学者、政府领导和多家企业代表,以及300多位现场观众齐聚苏州,共话中国计算机教育的未来。
2022-08-18
CCF发展的60年,也是伴随中国计算机事业走过的60年,庆典上的很多专家,都为中国计算机事业奉献了热血青春,当年意气风发,如今虽已满头华发,但初心未改,他们创造了CCF的光辉历史,还将继续带领CCF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CCF聚焦
场地预订
如何抵达
周边酒店
活动预告
返回顶部